截關、截單、截港、清關、報關這些是什么意思
在外貿領域,一系列與物流、海關手續相關的專業術語常讓初入行者感到困惑。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截關、截單、截港、清關、報關及通關等關鍵概念,并說明它們在外貿流程中的作用及操作步驟,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外貿業務中的各個環節。
截關(Closing Time)
截關是指海關或船公司設定的截止接受報關放行信息的時間點。貨物必須在此時間之前完成報關放行工作,并遞交海關放行條(也稱場站收據或下貨紙)給船公司。這是確保貨物能夠按時裝船的重要時間節點。
截單(SI Cutoff)
截單是船公司規定的最后更改提單內容的時間,也被稱為提單補料截止時間。現代船公司多采用一次性補料制度,因此貨主和貨代在提交補料時需仔細核對信息,避免后續改單產生的額外費用。SO上通常會明確標注SI Cutoff時間,提醒相關方注意。
截港(CY Cutoff/CY Closing)
截港是碼頭或倉庫設定的截止收柜時間,也稱為截重柜時間。在此時間之前,裝有貨物的集裝箱(重柜)必須交還碼頭,以便進行后續裝船作業。超過此時間,碼頭將不再接收貨物,可能導致貨物延誤。
清關(Customs Clearance)
清關,也稱通關,是指進出口貨物或轉運貨物進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時,必須向海關申報并辦理一系列規定手續的過程。這些手續包括申報、查驗、征稅、放行等,完成后貨物才能正式放行。在貨代領域,清關常指與進口相關的報關、報檢、運輸、派送等綜合服務。
報關(Declaration)
報關是指進出口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具體貨物信息,并繳納相關稅費的行為。這是海關監管貨物進出口的重要環節,也是確保國家稅收和貿易政策得以執行的關鍵步驟。
結關(Customs Clearance Completion)
結關是海關放行后的一個后續程序,涉及將已獲得放行的貨物資料及裝船信息送交海關備案存檔,并處理后續的出口退稅(外匯核銷)等工作。結關日標志著國際航行船舶在出口前已辦完所有海關手續,并結清應付款項,獲得離港出航的許可。
通關(Customs Clearance Process)
通關是結關、清關等一系列海關手續的統稱。它涵蓋了進出口貨物從申報、查驗、征稅到放行的全過程,直至加工貿易方式下的后期核銷完畢。只有完成這一系列動作,貨物才能最終實現自由流通。